欢迎访问华夏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香港书号-香港出版社-自费出版-个人出书流程-中华出版社

服务梦想 策划未来 专业出版高端品牌

两大老牌出版机构为您保驾护航,以卓越品质提供出书一站式服务!

服务热线: 185 4893 9756

香港出版社官网首页网址是多少号(中医学徒出身,大学教书30多年,怎么学中医,他讲透了!)

人气:发表时间:2024-09-20

  导语:熊老十六岁开始行医,从事中医临床五十余年,中医高等教育三十多年对于中医从什么书入门学起,师承派和学院派各自优劣,老先生以朴实的语言讲解,给予年轻医生和中医爱好者诸多启示,也让更多人思考如何在学院派的时代洪流中学习和传承中医。

中医从什么书读起  讲讲中医从什么书读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曾采访过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我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是学徒派,谁都知道,现在有句笑话,叫“地球人都知道”,因为我讲真话,从不隐讳我的出身,讲假话我不会的。

  问我是什么文化水平,我说我就是学徒出身十三岁当学徒,当到十六岁当医生当学徒的时候,什么事我都干过,给老师提尿壶,那是常事;打洗脸水、倒洗脚水,那也是常事;在药铺里下梭板,打扫卫生,扫厕所,这些事我都搞。

  这个学徒派读书,和我们现在科班派读书有区别?  这就是我要讲的核心,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我记得二十年前,我校的彭坚教授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湖南中医应该研究熊继柏现象”他说应该研究一下我的现象他说你为什么会讲课,为什么会看病,为什么会写书,他说我们值得研究一下这个现象。

  确实是学徒出身,我倒不在乎什么研究我的现象,也没有谁研究过我的现象但是我琢磨,因为我在农村公社卫生院工作了20多年,我对农村的情况特别了解,我在城市又当了30多年医生,我对城市医疗也很了解,但更重要的是我在高等学府教了30多年书,退休后几乎跑遍全国,全国许多大的中医院校我都去过,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给全国的名医班讲课,所以我对上面的情况很了解,我对基层的情况很了解,像我这样的人确实不多,所以我就琢磨中医的教育问题,我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不讲规律,我就讲讲我是怎么读书的  第一本书——《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我四个早上把它背完,一个早晨背一个药性,寒、热、温、平,就四个早上背完了,白天我就玩,没事干  背完了接着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当时背了,但现在我不一定还记得。

四大药性赋我还能背,要我写我还能写下来《药性歌括四百味》我就写不下来了,连接不起来了这就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医学三字经》要说明的是,我读的书都是抄来的,不是原版的第一,没有书买;第二,买不起都是抄师傅的,抄了有错别字,师傅给你改正,改过来后再教一遍,让你去读,就这样的。

  《四大药性赋》师傅没讲,《药性歌括四百味》也没讲,《医学三字经》讲了,讲得似懂非懂“医之始,本岐黄”,岐伯和黄帝,就这么讲,那时我哪知道岐伯、黄帝是谁啊?“灵枢作,素问详”,灵枢是什么,素问又是什么,那时全不知道。

“难经出,更洋洋”,“难经”是什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时《医学三字经》全背现在如果谁要我抄,我可以一个晚上给抄出来,不仅不要书本,而且绝对没错这是第三本书  第四本书是《脉诀》,包括《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诀》两本脉诀,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诊断学。

这是第四本书  第五本书是《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讲的是诊断学现在总结归类就是中药学、三字经、诊断学  之后开始学方剂首先是《局方》《汤头歌诀》读完了,读陈修园的《时方歌括》,这两本书的方剂歌括我全能背,比如藿香正气汤:“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陈半茯苓大腹草,厚朴桔梗引枣姜。

”这是《金鉴》的“藿香正气白芷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腹皮加姜枣,感伤岚障并能驱”这是《时方歌括》的这两本方剂书我都能背  读完方剂后开始读内科学的书内科第一本书是陈修园的《时方妙用》“中风……风者,主外来之邪风而言也。

中者,如矢石之中于人也”像这样的话都要背,这就是接触内科学  接触内科学以后,老师就开始跳跃式地教我了,这是我的第一个老师,胡岱峰老师,他是清朝秀才,古文功底好得不得了,他的古文真是学究式的他说我能读书,不能跟大家一起读,要开小灶,因为我们那时候是一个班。

让我开小灶就是学习《伤寒论》,读的是《伤寒论新注》开始是读原文,老师的标准就是背  背的同时也讲,比如给我讲猪肤汤,我问过一个问题,我问老师:猪肤是不是就是猪皮,老师回答说是,我说:“那是不是随便哪里的皮都可以?”“哎呀,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呢?”老师说:“你怎么问这样的话,你问得出奇呀。

”他感到奇怪  又比如“五苓散,白饮和服”,我问“白饮”是什么,老师说:“白饮就是米汤啊”就问这些东西,都是当时读书的灵感,所以永远都记得就这样《伤寒论》我背下来了,背下来后就觉得这书读得差不多了,这样的书都能背下来,而且是搞不懂的书。

我为什么现在始终念念不忘我这个老师,就是因为我这个老师引我入正门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我对经典不可能读得这么好  《伤寒论》读完了,接着就是《金匮要略》,又是要求背我一年内把这两本书背完,半年背一本,其中《金匮要略》好背,就是《伤寒论》不好背,尤其是太阳篇,把人背得晕头转向。

这两本书读完后,赶上1958年开始“大跃进”,我就当医生去了  我当时就读了这么多书开始去当医生那时刚开始当医生看不好病,当然也可能偶尔看好一两个,但总是不满意人家老医生看了几十年,病人天天找他看,因为看得好啊。

  我就问那个老医生:“你怎么看得好病,我怎么就看不好呢?”我问他读些什么书,是不是书比我读得多些他问我都读些什么书,我说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他说:“谁读那样的书啊,那书有什么用,那书没用那书是讲理论的,不是看病的。

”我说:“你怎么知道啰?”他说:"我们都不读,你看我们哪个读,一个都不读”  这就是说当地的医生没一个读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但他们就能看得好病于是我就问他读些什么书,他告诉我只读过《医宗金鉴》,我又问他《医宗金鉴》怎么读,他说就读《杂病心法要诀》。

好,我就找到《医宗金鉴》,把它借来我一看,《杂病心法要诀》基本出自《金匮》,但它在《金匮》方基础上加了一些时方,就成了一些常用方了  另外一位医生又告诉我,《医宗金鉴》里面值钱的是它的妇科学和幼科学我在读《医宗金鉴》时又发现一个问题,《伤寒心法要诀》把庞大复杂的《伤寒论》原文精化精简了。

于是我把《伤寒心法要诀》认真读了,比内科《杂病心法要诀》读得要熟得多这样,我就花力气读了《伤寒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所以我的学生都知道,我经常用《伤寒》方、《金匮》方,用得很熟,妇科、儿科基本上用《医宗金鉴》的方,这是自学的。

  读完了这些书我才真正开始当医生在农村当医生,你要应付各方面的病人,尤其是当你出名以后,比如我那时每天要看将近一百个病人那时候很多怪病就开始遇到了,师傅不在身边,我没处去请教,农村那些老医生我跟他们讲《伤寒论》和《金匮》他们不懂,所以我只能自己解决。

  我看病没人带,都是自己闯出来的,所以我的经验都是实践中反复摸爬滚打出来的跟我上门诊的这些学生得到我的经验好像很容易,其实我是吃过大苦的,所以我现在用起来,学生们一下就学到了,好像非常简单,其实我是经过几十年磨炼得来的,其中既有正面的,更有反面的,它是不断地升华、总结出来的东西,它不光是书本上的东西。

  对于一个方,我怎么加,怎么减,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某个病一来,我立刻能想到用什么方,这些经验是我几十年积累的东西病人一来诊察之后,我的方就出来了,为什么这么快呢?因为我搞了几十年啊,我看了几十万人了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又读了一些书,比如《傅青主女科》,我读得很熟,《傅青主女科》里面的方我经常用,当然是有选择地用。

治妇科病我基本上就是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傅青主女科》的方,治儿科病我基本上就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的方  曾经有一本幼科专著叫《幼科铁镜》,我读过,我个人觉得不怎么样还有一本书是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这本书过于复杂,把妇科复杂化了。

  我经常说我们中医学本来就够复杂的了,我们现在有不少的中医,甚至于号称中医学家,他把中医学人为地复杂化难道还嫌它复杂不够吗?把它人为地搞复杂了,我们的后人还怎么来学啊!一看到就怕它,一看到就住后退缩,进一步退三步,他还怎么学?这人为的复杂给后人带来的弊病,只能给中医学术带来摧残作用。

  我的第一位老师教我通读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到1961年,我又拜第二位老师了,他是陈文和老师,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他是在国内学中医,然后到日本去深造  陈老师发现我读书读得好,但有明显的缺陷,第一,没学过温病学;第二,没读《内经》。

温病学和《内经》讲些什么东西,我确实都不知道我后来见到我第一位老师胡老师时,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教我读《内经》?他说:“你那么小,读什么《内经》,那是你读的啊?到时候你自然就可以读”我问他要到什么时候?“当几年医生以后,到20多岁30岁时再读吧”,这是胡老师跟我讲的,他叫我到二三十岁再读《内经》。

  在陈老师那里,他就教我读《内经知要》,其实我原来真正的《内经》功底就是《内经知要》,温病功底就是《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拿到手以后,我的感觉就不一样,这都是我原先不知道的所以我就在《温病条辨》上下了功夫。

我对《温病条辨》是读得很熟的我们学校的温病教研室主任谢凤英教授,她的温病学水平是很不错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我对温病也很熟,她说:“你怎么对《温病条辨》那么熟啊?”我开玩笑说:“难道就只允许你一个人熟啊!”。

  现在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了,我治病用的方来自哪些地方开始不是讲了两本方剂学吗,这是基础,然后是《伤寒》方,《金匮》方,《医宗金鉴》方,程钟龄的方,傅青主的方,然后就是温病方,就这么多方,就来自这些地方当然,以后还有一些杂家的方,比如张景岳的方,喻嘉言的方,李中梓的方,还有《审视瑶函》的方,那是个别现象,包括《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的方,那都是个别的方,不是全面的,上面讲到的那些方才是全面的方。

  跟陈老师重点就读了《温病条辨》和《内经知要》,陈老师告诉我一个重要的道理:要想当一个好医生,必须大量读方剂他有个手抄本,有2000多首方,当时他要我抄下来,我那时因为记性好得很,全记得,就没抄那时又没有复印机,否则的话就复印下来了,真可惜啊!。

  自从跟陈老师学了温病学后,回去当医生就大不一样了当时我们那里乙脑、流脑流行,我治好几个危重病例,在石门县西北地区的医名就打开了,所以我出名是在1963年以后,是因为治乙脑、流脑  上面所谈的就是学徒读书,下面分析学徒读书的特点。

  第一,读的是原著,没有水分,至少没有现在的书这么多水分我不是读的现在的书,我读的是原著,这是第一现在的教材里面有很多是人为的错误,人为的复杂  第二,我读中医书,并且读得比较熟恐怕大部分人虽然读是读过,但没有读得这么深,读得这么熟,尤其是现在科班出身的,尽管对某一门很熟,比如讲《金匮》的对《金匮》很熟,讲《伤寒》的对《伤寒》熟,但是讲《金匮》的不熟悉《伤寒》,讲《伤寒》的不熟悉《金匮》,他还不一定做到了纯熟,因为他没有背书本,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一点点,教材以外的不注意去读。

  当然全部中医学徒都像我熊某人一样读书是不可能的第一,不可能人人都有很好的记忆力,有很好的悟性;第二即使有这个记忆力,下不了这个决心,不能像我这样不要命地去读书,去搞临床实践因为我有一个环境所迫,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

  我学医时吃什么?吃红薯我睡什么?一床棉絮,既没有被套,也没有床单那个时候都是两个同学一起睡,一个出盖被,一个出垫被,但是谁都不愿意和我睡,为什么呢?因为我一没盖的,二没垫的,一床破棉絮,并且还有几个洞,我就一床棉絮一裹,就是这么睡觉,哪像现在的年青人生活这么幸福。

我当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  后来当医生的时候我连煤油灯都点不起,经常在月光下看书所以我经常讲,一个人要成功,要两点,第一,要聪明;第二,要勤奋用我们的土话讲就是发狠,不要命地去干你说现在的聪明人多不多?像现在的硕士、博士,哪一个不聪明啊?但是你能下这个狠功夫吗?这一点很难。

  有人问我:“您到底读了多少书啊?”我给大家交个底,其实并没有读很多书,只是我读得比较熟,读得比较细,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临床经验比较老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中医学徒学医的特点  在这里我还要提到一点,过去我们的中医老师有门户之见,有派别。

比如我的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是典型的温热派,他熟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也很熟悉《内经》,但他不懂温病;而我的第二位老师是清凉派,他恰恰注重温病因此,现在回头反思他们的临床功夫,我第二位老师治疗常见病擅长,第一位老师治疗怪病功夫厉害。

我很幸运恰好得到了这两位老师的指点,如果我只跟了第一位老师而没有跟第二位老师,那我的临床水平肯定没有现在高这就是学徒的偏颇,所以我说学医者的老师绝不能糊涂  另外,我们古代老师带徒较保守,但我不保守我在课堂上或临证带学生什么都讲,如果学生用心就记住了,如果学生不用心或未入门就可能—晃而过,不能体会。

跟我的学生都知道我从不保守,只要我有空,问我的问题我都答复  我记得初当医生时,在我们山区遇到了一个病人,他的脑袋肿大,脖子也肿得和脑袋一般粗,又红又肿,又痒又痛,又发烧我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有人请出诊看病我很高兴,看了这个病人之后很自信地判断是“大头瘟”,于是很有把握地开了个“普济消毒饮”。

哪晓得病人吃了三付药,一点都没好,于是我又给他改了个“防风通圣散”,心想这个病人又痒又痛又发烧,不是风火吗?防风通圣散既消风又泻火,应该会好结果又没好,我就傻眼了,顿时方寸大乱,跑了三十里山路去找我的老师。

  我老师当时八九十岁了,正在家里抽一个大烟斗,我进门后很恭敬地叫师傅,老师见了我就说:“你来了,是不是看病看不好啊?”我说:“是的”于是把情况告诉了老师,然后问:“您看怎么办呢?”师傅慢条斯理地给了我三个字:“翻书去。

”我这来回六十里山路算是白跑了,但是“翻书去”这三个字有好处啊  回去后我一通宵都在翻书,还要思考,这样得来的知识比老师讲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所以,我后来基本上不再去问老师了,因为问他也就是这三个字,不骂人就算不错了。

现在,有时候我也会跟我的学生开玩笑说:“翻书去”当然,旧时的老师带徒弟也是很严格的有一次我治疗一个寒实结胸证的病人,用“三物白散”,开了“巴豆霜”一钱,碾粉后冲服  患者拿处方到医院药房去买药,药房捡药的老先生有七八十岁,经验非常丰富。

他拿到处方后直接扣下了处方,送到我师傅那里,然后打发病家把我叫到师傅那儿去我知道是因为巴豆霜的缘故,到了师傅那里,他明知故问说:“巴豆霜是你开的?”我说:“是的”他说:“巴豆吃了会怎样啊?”我说:“书上说,不利,进热粥,利过不止,进冷粥。

”他说:“要是吃了拉血怎么办?”我听了就傻眼了,因为张仲景没讲吃了会拉血呀!  师傅就责问了我一句:“你有多大能耐?敢开巴豆霜?”我当时还壮着胆子辩白了一句:“师傅,我是看您经常开”我很后悔说这个话后来我再也没有开过巴豆霜了。

所以,我当医生一辈子都很谨慎,没有出过医疗事故,砒霜、斑蝥、马钱子这些有毒的药物我都不用,老师对徒弟严格是有好处的  在我学药的时候,有位七十多岁的姓郑的老师让我受益匪浅我做学徒要一大早起床,把门打开,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下班后要把药屉一个个整理好、关紧,称药的秤、压纸的木方、冲臼、研钵都要整整齐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碾槽要收拾干净竖起来。

切药的时候,老师规定切一种药就尝一种药,切当归就尝当归,切苦参就尝苦参,切黄连就尝黄连当时我不理解,觉得味道太难忍受了现在我理解了,这样做才能知道哪个药是什么味道,什么药麻口,什么药封喉,现在有哪个医生知道呢?而我却知道。

  因此,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但这位老师很保守,问他什么也不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医从古代传到现在,有多少好东西由于保守已经失传了!一方面是保守,一方面是有话讲不出来,再就是忘记了  比如,有的东西你不问我,我就没讲,因为每天门诊量这么大,看完病人就精疲力尽了。

由此我就联想到叶天士为什么写书不多,他的书都是他讲,学生记录而成的,不是他不会写,而是没时间写  我现在深有体会,过去一天看一百号病人,没时间也没能力写,现在有能力了但没时间写这也是现在中医界的一大紧要问题,真的要组织抢救、整理老中医的经验,要组织一些懂专业、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来整理和写作。

关于学徒方面我就讲这么多  我已在中医药大学教学30多年,我认为学院派所具有的优势——  第一,学科系统全面,有系统的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等等,分科很细,而我们学徒无所谓分科。

  第二,管理规范,只读书,不像我们学徒要做各种杂事,包括打扫卫生、上山采药,等等  但学院派也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不专,学专业不专,心思不专因为现在的大学生要全面培养,要与世界接轨,做综合性人才,这当然没错。

但由此也产生了问题,比如很多学生都把大量精力倾注在学外语上,就不能集中精力学中医,他们在专业上的深度和广度就会受影响  第二,脱离或者说缺乏临床实践学中医脱离临床实践是最大的问题,中医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我记得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老院长金寿山教授讲过一句话:“脱离实践讲理论,那是空洞的理论,耍的是花腔,好看不顶用。

”这话讲到点子上了有些人说理论头头是道,著作一本接一本,但连个感冒都看不好,这是什么中医呢?这就是学院派的两大毛病,包括现在的硕士、博士,有的人务实、舍得下功夫,专业可以学得不错;若稍微一飘,就只剩下外语好,其他都不好。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转自:抗衰老产业联盟)

返回顶部